9/30 中秋後一天放映

《綻放之種》

☀評審特別獎入圍

綻放之種(2020) 以女性的角度出發,記錄少女在初次經歷戀愛的過程中,愛情悄然進入心房的心境描寫。以植物作為女性符號象征的複合式媒材,種子代表生命的誕生與再生,植物透過種子把生命延續到未來,愛情的旅程也是如此。將愛情最原始的形態視覺化,試圖尋找一種情感關係中的心靈寄託,脫離東方社會傳統思潮的束縛,從種子蛻變為小芽茁壯成長。每個女人都有愛與被愛的權利,請為自己勇於追逐愛情感到驕傲吧!

播映時間|9/30(六)15:00 - 15:40 
(影片播放10分鐘,映後座談30分鐘)

播映地點|池上米倉生活館(臺東縣池上鄉中西三路8號)

映後座談|#劉靜怡 導演


#TEEFF
#池上
#歡迎寫下您對本部影片的感想

 

2023年9月29日

9/30 中秋後一天放映

《暗時挽花》

最佳攝影獎、最佳敘事獎

一部田間萬物伴生的台語療癒詩篇。「親像少一種花, 就少一種香氣; 若是少一個品種, 就少一個地方的感覺。」一位母親在生活裡採集和料理的育兒日常,藉由月、花、作物、鳥,呈現出的世代連結,和人、地、物種的依存關係。 母親的廚房用地方作物養育著孩子,孩子學樣的廚房則隨處皆是。 引述採花的地方唸謠,說出每個廚房裡,綿延著對遠方的惋惜和思念。

播映時間|9/30(六)14:00 - 14:45 
(影片播放15分鐘,映後座談30分鐘)

播映地點|池上米倉生活館(臺東縣中西三路8號)

映後座談|#簡子倫 導演 


#TEEFF
#池上
#歡迎寫下您對本部影片的感想

 

2023年9月29日

9/29 中秋放映

《一隻臺灣黑熊之死 - 711 / 568的人間記事》
最佳生態長片獎

牠曾奔跑於山林,也曾誤入果園,甚至曾侵入民宅,引起軒然大波;這是一隻臺灣黑熊與人類相遇的故事。 編號16711/37568(前後暱稱:711/568)的大公熊原為林務局東勢林區管理處2018年11月繫放研究的個體,2020年10月1日在臺灣臺中東卯山中陷阱獲救,進入人類社會的視野。自此2020年10月至2022年5月間,牠歷經2次中陷阱、救傷、癒後野放,最終仍不幸遇害。 本片真實記錄臺灣黑熊711/568,其2度救援、野放、最終遇害終局的完整過程,並透過訪談參與救援、照養、野放過程的現場人員,與各公私部門人員在其中為臺灣黑熊保育努力的身影,和山村居民的視角,帶出人熊該如何理性共處、互動的省思。​

9/29 中秋放映

《羅紹麟的森林講堂》

最佳生態長片獎 入圍

里山運用了傳統生態學知識、現代科學、社區傳統等管理方式,創造出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在臺灣,客家族群分布的丘陵就是里山的所在。

羅紹麟教授以個人的身份經營實驗農場,落實合乎自然生態的林業管理,「復刻」出里山充滿生物多樣性的森林,也見證了可持續利用的經營管理,也創造出國產材可以自給自足的模式。羅教授數十年前的遠見,完全符合最先進的自然保育觀點,充分運用了傳統智慧、現代科學及社區傳統,無疑地就一座最好的講堂。課堂上的知識讓客家朋友聽來特別親切,其他的朋友也可以藉此瞭解客家的文化與精神。(王誠之)


播映時間|9/29(五)16:00 - 17:30 
(影片播放54分鐘,映後分享30分鐘)

播映地點|池上米倉生活館(臺東縣池上鄉中西三路8號)

映後分享|#吳志昇 交通部觀光署技正、台灣大學森林學研究所碩士
影片介紹|https://www.teeff.org.tw


9/29 中秋放映

《鯨之聲》

最佳短片獎、最佳音樂/音效獎

對人類這樣的陸地生物而言,在空氣中傳送的聲波,會被我們的皮膚彈開,只有當聲波進入我們充滿液體的內耳,我們才能「聽見」,但對於全身浸泡在水中的鯨豚來說,「聆聽」是一種全身體驗,噪音對牠們造成的影響,可能比對人類還要嚴重許多。

2030年之前,台灣西海岸預計將架設超過500座離岸風機,依照現行規範,施工打樁噪音不得超過160分貝,但耳鼻喉科醫師會告訴你,90到100分貝的音量就會造成聽力損傷。而且即使「聽力不受到影響,不代表你精神上面是沒有壓力的」。獸醫楊瑋誠長年投入研究噪音對鯨豚的傷害,藉由他的故事,導演張弘榤將帶領我們嘗試傾聽《鯨之聲》。(林書帆)


播映時間|9/29(五)14:00 - 15:00
(影片播放27分鐘,映後座談30分鐘)

播映地點|池上米倉生活館(臺東縣池上鄉中西三路8號)

映後座談|#王誠之 台灣野望自然傳播學社秘書長

臺灣生態環境影展致力於挖掘本土優秀生態環境紀錄片,期望藉由影像敘事的真實呈現,帶領觀眾認知臺灣當前現況,進而關心並參與生態保護及理解現今的環境景象。

第二屆臺灣生態環境影展在 「#自然正值夥伴」(Nature Positive Partner)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 大力支持下展開巡迴放映,將在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透過4K超高畫質投影機,讓得獎作品擁有更精細完美的呈現。

同時更加映 #台達厚生地球影展 5部現下重要的國際生態紀錄片,關心臺灣現狀之外更應與國際學習。每場放映均安排映後座談,邀請在中部關心生態環境紀錄片的大家一同共襄盛舉!

活動資訊:

日期|10/6(五)- 10/9(一)

地點|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生命科學廳B1多用途劇場
 ​ ​ ​ ​ ​ ​ ​ ​ ​ ​ ​ ​ ​ (臺中市北區館前路一號)

名額|150人

報名|https://forms.gle/icqnscMFiQYHnPWR8

 ↱ ​ ❍ 向土地與努力致敬
 ​ ​ ​ ​ ​ ​ ​ ​ ​ ​ 第二屆臺灣生態環境影展巡迴首發池上 ❍ ↲ 
提升臺灣生態環境的公眾認知是臺灣生態環境影展的首要目的,希望透過本土的生態環境紀錄片,提醒所有在地的朋友珍惜自己的環境,也不要忽視了自己所做的努力。
入圍本屆最佳環境長片的《稻浪上的夢想家》就是這樣的作品,提醒了策展者,最重要的觀眾就是這塊土地上的人們。因此巡迴放映的第一站就由池上做為起點。我們將最佳的本土生態及環境紀錄片呈現給池上的朋友,並且標示這樣在地的力量才是保護生態及環境的根本。
歡迎中秋假期一起來池上看第二屆臺灣生態環境影展,領略大地之美以及人們耕耘的成果。

「里山,是指由住家、聚落、耕地、池塘、溪流與山丘等混和而成的地景。」

由 NHK 製作團隊花費三年時間取材所製作的《新・映像詩 里山》系列,紀錄了日本各地「里山地區」中的人民如何與大自然共生共存。第一章節的《里山新潟:與雪同生》即來到以水稻梯田、大雪聞名的新潟中越地區,捕捉此地特有的自然生態與人文風情。

在 9 月 16 日的《里山新潟:與雪同生》過後,台灣野望自然傳播學社的 #王誠之 老師也將來到桃園光影文化館,一同探討片中的自然風情。

♩*。♫.°♪*。♬꙳♩*。♫.°♪*。♬꙳♩*。♫

09/16 (六) 19:00 【#里山新潟:與雪同生】
紀錄片 | 2022 | 日本 | HD | 53 分鐘 | 英文發音 | 中文字幕

日本的里山地區是人與自然共存的美麗世界,在生物多樣性方面甚至可能超越了自然荒野。日本自古以來經常遭受地震和山崩等自然災害,里山地區是如何在日本形成?本片探究了其中存在的秘密,在全球暖化使自然反撲的時候,提供了與自然建立良好關係的方法。

♩*。♫.°♪*。♬꙳♩*。♫.°♪*。♬꙳♩*。♫

謝謝大家敲碗支持,
2023臺灣生態環境影展影像論壇加開直播啦!
歡迎有興趣的大家待會9:30鎖定臉書喔!

 

2023年9月9日

↱ ​ ❍ 9/10國際生態紀錄片推薦 ❍ ↲. ​ ↠ 4K放映 ↞

《野火過後 After the Wildfire》
​​
野火是氣候變遷最極端的徵兆
邀請 #氣象專家鄭明典 映後座談

發生於2019年的澳洲叢林大火,造成了難以數計的生物、財產損失,當時就是一個重大的警訊,專家並且提出北半球野火延燒的高度可能。殷鑑不遠,歐洲、北美甚至於夏威夷都發生了前所未有的野火,造成更大的災難。

這一切都應該歸咎於氣候變遷嗎?還是有更多的人為因素?台達厚生地球影展特別邀請氣象專家、前中央氣象局鄭明典局長為我們進行映後座談,解析氣候變遷的成因,並且提出因應之道。

解決的方案或許就在你我手上。

▂ ▂▂ ▂ ▂ ▂▂ ▂ ▂ ▂▂ ▂ ▂ ▂▂ ▂ ▂ ▂▂ ▂ ▂

活動資訊:

日期|9/10 (日)17:30-18:40 (影片放映50分鐘,映後座談30分鐘)

地點|臺灣博物館南門園區小白宮
 ​ ​ ​ ​ ​(臺北市中正區南昌路一段1號)

映後|#鄭明典

頁面

訂閱 RSS - 活動通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