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三、四歲時有個畫面我一直記得,手中的氣球飄上天,口中的泡泡糖因為大哭而吞下肚,所以有些橡膠因此消失了。但是看了《橡膠水母》之後,才知道它們並未消失,而是以另一種方式存在,但不知何處。
導演卡莉‧威爾森(Carly Wilson)是一位澳洲的生物學家,但是如果你查維基百科,找到的可能會是位籃球員,而不是拍攝這部影片的導演。根據自述,她本來研究的是蝙蝠睪丸,但最後拍了一部關於氣球的紀錄片。因為在研究過程中接觸「海龜浮漂症候群」(Turtle Float Syndrome),發現氦氣氣球對於水生動物的影響,於是展開了為期三年的影片製作過程。
當時卡莉收到了一個好消息:自己懷孕了。但她仍然繼續拍攝以及採訪的過程,依照自己的科學訓練尋找相關資料,發現有篇未曾刊登於學術期刊的論文說明氣球的材質會自然分解,因此對於環境無害。是這樣嗎?卡莉開始帶著攝影機多方尋求答案,結論就是飛上天去的氦氣氣球爆裂後,會形成水母的形狀,沉入海中並且被海龜等動物誤食。
如此輕描淡寫的說明,可以讓你想像《橡膠水母》這部紀錄片的拍攝過程,造成了多麼大的影響嗎?我們下次再談。(未完待續)
(台灣野望自然傳播學社秘書長 王誠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小編我又來啦
別忘了,《橡膠水母》於9/21(六)19:00,將在花蓮鐵道電影院進行放映,且映後座談將由溫珮珍老師(海洋環境教育工作者)與觀眾進行互動。有興趣的朋友不要害羞,歡迎來花蓮和我們一起觀影、交流,也將這個好消息分享給朋友們吧!
#台灣野望自然傳播學社 #野望 #WildViewTaiwanFilmFestival #Wildscreen #第十四屆野望國際自然影展 #野望影展 #生態環境紀錄片 #生態紀錄片 #橡膠水母 #RubberJellyfish
您在這裡
【給這個世代的《橡膠水母》(上)】
2024-09-13
相關影展
第十四屆野望影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