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01
by weiche

討論林業經營的《#大窩浪之歌》以及森林保育的《#檜木林》,邀請您一同來看看不同面相的台灣森林故事。
➖▪➖▪➖➖▪➖▪➖➖▪➖▪➖➖▪➖▪➖➖▪➖▪➖➖
 1⃣9⃣:0⃣0⃣  三餘書店3樓  (18:45 開放進場|高雄市新興區中正二路214號 )  
報名網址:https://forms.gle/vP8D4Hx5JyR6yNx46  
➖▪➖▪➖➖▪➖▪➖➖▪➖▪➖➖▪➖▪➖➖▪➖▪➖➖
影片介紹:
《大窩浪之歌》|最佳長片獎、最佳編劇獎入圍影片
40多年前,台灣正值林業開發之極盛期,在新竹經營製材廠的梁兆清,因緣際會買下了兩百多公頃的國有林之租地造林地,並心想:台灣的樹總有一天會被砍完,無樹可用,於是便懷抱著20年後即可回收的夢想,積極的造林、認真的撫育苗木,沒想到20年後迎來的,卻是台灣全面禁伐天然林,整個林產業因此幾近停擺。當然他並沒有因此困境被擊倒,仍繼續苦撐著製材廠,還悉心讓把兩百多公頃的林地撫育成林,如今不但兒子梁國興已承其衣缽,接下經營之責,也等到林務局開始重啟台灣林業,讓這個夕陽產業正一點一點地朝「正向」的方向做改變。
《檜木林》|最佳長片獎入圍影片
明治神宮的鳥居,來自中央山脈丹大林區,是遊客的收藏記憶。這座日本最巨大的木製鳥居,成為我們紀錄臺灣森林開發史的一個座標。
檜木林大量砍伐始於1912年,耗竭式的攫取山林資源,則是1950年代後。從日治到國民政府時期,山林歷經近80年荼毒。1990年代後,在保育運動串連下,終讓山林環境與諸多生靈獲得喘息,珍貴森林的生態奧秘,也因緣際會獲得更多關注與理解。
「檜木林」從檜木砍伐歷史切入,首先是丹大林區的檜木濫伐與山區濫墾,引發第一波保育運動,緊接棲蘭山掀起整理枯立倒木爭議。紀錄片爬梳臺灣森林開發歷史,審視水土環境的變動、侵蝕、崩塌,再到土地的脆弱本質,和守護檜木林的觀點。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影片介紹在這裡 
https://www.teeff.org.tw/nomination-2021.html 
❯❯臺灣生態環境影展官網:https://www.teeff.org.tw 
#森林
#TEEFF
#三餘書店
 

2021年1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