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誠之

「本能」這件事,對於人類而言似乎必然存在於動物的天性之中,認為只要將動物釋放進入自然環境中, 就可以立即適應而且存活下來。事實上,在人類圈養之後,即使是原本來自於自然環境的野生動物,也會暫時失去其求生的本能,甚至於無法順利地回歸、進而犧牲 於其原本該優遊自在的環境中。人類是不是也有這樣的「本能」呢?如果將我們「釋放」入完全不受人類文明影響的自然環境中,我們是不是得以存活下來呢?

即使自視為「萬物之靈」,人類依舊必須面對環境的挑戰加以因應。近兩百年來,人類與環境之間的角色似乎有所調換,起源於20萬年前的人類,在最近很短的時 間,對於環境造成了巨大的改變,似乎連我們自己都無法適應了。此時,似乎也是應該回顧人類「當初」如何面對地球而生存下來的方式了。

2007年BBC NHU宣布即將拍攝一系列全新的生態紀錄片,只不過其中的主角並非其他的野生動植物,而是「人類」,拍攝範圍包括40個國家、70個故事,對象則是在各種 不同環境下,以自然的方式生存的各種人類,其中有許多「現代人」已經遺忘的故事,足以作為今時今日自省的借鏡。全系列共分8集,以各種人類的棲息環境作為 區分,其中也包括了最不自然的「城市」。雖然本系列「僅」售出22個海外版權,無法與《冰凍星球》等系列相比,但是在2011年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 (British Academy of Film and Television Arts)獲得了7項提名,為當年數量最多者,最後也抱回了兩座獎項,受到極大的肯定。

觀賞《人類星球》系列,不但可以從生態學的角度出發,也可以人類學的觀點加以審視,拍攝地點大多都是文明所不及的「蠻荒之地」,其拍攝的過程絕不比一般的 生態紀錄片來的輕鬆,因為除了各種不同環境的困難,人與人之間文化、語言、思想的差異,都使得製作的過程充滿了挑戰與挫折。但這也正好成為「文明」與本能 之間的強烈對比,由製作人員充當「我方」代表進行對照。或許因為文明的緣故,我們忽略了許多人類原本應有的生物本能,其中包括感知及活動的能力,但最明顯 的差異還是「態度」,對於環境、其他動植物、同儕以及自己生命的態度,都足以顯示出我們在現代文明的生活中,失去的遠比得到的還多更多。而我們如果想要重 新恢復那些能力,恐怕困難重重,然而改變自己的態度,那便是相對容易一點,《人類星球》系列的製播,目的恐怕也就是如此吧!至少,讓我們在心態上進行一些 「初始化」的改變,則我們的生活以及環境,便可能就此開始改變了!

代表圖片
分類
相關影片
人類星球:叢林—樹林的子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