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台灣東海岸遇見了一小群虎鯨,立即成為愛好者以及媒體的焦點。在歷年的野望影展中,虎鯨始終是注目的焦點, 2013年播映的《拯救路納》Saving Luna專門討論一隻被拋棄的幼虎鯨與人類的關係,此外,虎鯨集體獵食的過程則常常出現在許多經典鉅片之中。如果票選觀眾最喜歡的動物「明星」,虎鯨必然會名列前茅。

然而,我們可能很難想像,在五十年或是更早之前,人類對於虎鯨的生態習性仍舊缺乏瞭解,甚至於採取仇視的態度,一如「殺人鯨」Killer Whale這個名稱,就充分表現出這種不友善的態度。然而,近五十年來,虎鯨卻成為研究得最廣泛的海洋哺乳動物之一,轉捩點就是一隻暫時被圈養展示的虎鯨,人們第一次得以近距離地觀察這種以往不瞭解的動物,並且發現牠們可以親近以及鮮明的「造型」,這樣的邂逅啟發了日後對於虎鯨的研究,乃至於今日得以瞭解全球虎鯨的分類、特別的行為以及相互之間不同的溝通方式,甚至產生出獨特的方言。這些豐富的研究成果,在《海面下:虎鯨》一片之中,具有充分的說明,甚至可以說是一張豐富的成績單。

然而本片也點出了許多人與虎鯨的矛盾,其中圈養及展示就是最值得深思的一點。動物園及水族館可能是很多人第一次接觸到野生動物的場域,其歷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紀,例如現存最久的動物園奧地利的「維也納動物園」(Vienna Zoo),就是1752年由哈布斯堡王朝所建立的皇家動物展覽館,但在18世紀末期就已經有以科學及教育所成立的動物園。英文之中的動物園zoo,就是「動物學公園」Zoological Gardens縮寫而成。

雖然說動物園最初的成立目的在於招攬遊客參觀,但在建立動物園的過程,也成為動物學研究的重要基地,並且日益加重了保育的目的。例如早期的動物生態紀錄片就是在動物園拍攝,電影發明人之一的路易斯‧盧米埃(Louis Lumière)1895年在倫敦動物園(London Zoological Gardens)拍攝了《鵜鶘、獅子與老虎》,並且藉由影片的播映,啟發了無法前往動物園參觀者對於動物的想像。動物園的存在的確彌補了社會大眾與野生動物之間鴻溝,同時也對於動物的研究及物種保育具備有不可磨滅的貢獻。

然而,隨著對於動物的研究與瞭解之後,我們也發現了在圈養環境下對於動物個體的影響,有些可以透過圈養環境的設計與空間加以彌補,但例如虎鯨這種以家族型態生活的動物,就難以解決了。尤其當我們知道虎鯨以及其他動物的認知能力與感情因素之後,圈養展示就更成為一個兩難的課題了。

有關於虎鯨的紀錄片就有不少是以動物的生存權利及生存品質為主題,除了《拯救路納》之外,2013年發表的《黑魚》Blackfish就是以美國圈養的虎鯨攻擊飼育員致死作為主題,引起了強烈的討論,而且直接影響了遊客的人數,甚至於在部分地區立法禁止圈養虎鯨。

相較於上述兩部影片,《海面下:虎鯨》以科學研究的過程作為劇情的主題,但這些研究始於研究者童年對於圈養展示虎鯨所造成的激發,劇情的結束也以一隻擱淺而且聽障的虎鯨作為結尾,荷蘭法院對牠的處理方式做出判決:野放、安樂死或是圈養,雖然當局最後選擇了「最容易」的方式送至了願意收容牠的水族公園,但是研究者依然認為具有野放的可能性,或許可以被另一群野外的虎鯨「收養」。

一如本文之難以做出結語,相信《海面下:虎鯨》的編劇、導演應該一樣面對了這樣的難題,而觀看的朋友們一樣也會面臨這樣兩難的困境。但是藉由對於虎鯨的研究與瞭解,或許人類可以找出一個未必簡單,但可能是最好的選擇。(王誠之)

代表圖片
分類
相關影片
海面下:虎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