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電視陳添寶導演的作品《滾滾沙河》,是我認為近來看過台灣紀錄片中拍攝得最好的一部,然而在我們的討論之中,也共同認為除了攝影之外,還有可以加強之處,讓那部紀錄片更臻於理想的程度,而《大河愛爾蘭》則可能就是我們可以取法的一部作品。

拿2014年金貓熊獎、最佳攝影獎及最佳劇本獎得主的作品作為比較,多少有點取法乎上的意味,但是在對照中,我們或許可以發現更多本質上的優點,作為日後學習的方向。不過,兩部作品的性質並不相同,《滾滾沙河》的報導性質強烈,而《大河愛爾蘭》則是純粹的生態紀錄片,直接比較並不恰當,因此我想舉出後者的一些優點供作參考,而非比較,以免模糊了焦點。

《大河愛爾蘭》的攝影當然是一大重點,但是異於報導式的取鏡,而採取了藝術性相當高的表現手法,曾有野望影展的觀眾表示,每一個畫面都可以作為明信片般的美麗。在《滾滾沙河》也不乏這樣品質的攝影畫面,只是因為報導性的節奏,無法過多使用。此外,生態攝影方面的表現,《大河愛爾蘭》當然較為優異,不過其原本就是一部以河流生態為主的題材,相反的,《滾滾沙河》也有精彩的畫面,由於時間及資源的限制,而無法精益求精,但是也顯示出如果台灣的生態攝影工作者具備相同的資源的話,必然可以獲致更高品質的作品。

其次,敘述的方式與節奏,兩者也有明顯的差異。《大河愛爾蘭》悠悠地以四時變換描述愛爾蘭最長的香農河,《滾滾沙河》則是以上中下游的「流水帳」話說從頭,並且著眼於水資源的分配,因此必須加入大量的資訊,並且需要高度因果性的說明,是兩者之間目的不同所致,但是《滾滾沙河》是不是也能夠採取《大河愛爾蘭》的方式表現呢?個人認為具有絕對的可能性,只是在生態的知識性以及說故事的方式必須有所加強或調整。

《大河愛爾蘭》由愛爾蘭共和國的公共電視,愛爾蘭電視電台(Radio Telefís Éireann,簡寫為RTÉ)所製播,該台由1960年代開始即進行自然生態節目的製作。《大河愛爾蘭》是野望影展首度引進的愛爾蘭作品,本片透過RTÉ授權給世界許多國家播映,《滾滾沙河》同樣是由台灣的公共電視製作,相信在持續的努力之下,台灣的生態紀錄片作品也能夠在國際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

回到影片本身的內容,由於是主持人以獨白的方式表現,很容易讓熟悉野望的朋友想到《愛賽克斯的野地》The Wild Places of Essex一片。然而由於主持人的不同特質,讓《大河愛爾蘭》展現了另一種平實的風格。相對於《愛賽克斯的野地》之中Robert Macfarlane的文學氣息,《大河愛爾蘭》的Colin Stafford Johnson的表達方式則比較通俗。他本身就是生態紀錄片的工作者,只是這次在幕前現身說法,娓娓道來他所熟悉的拍攝場景,與其說是獨白,反而像是和觀眾聊天。在翻譯字幕時,我們的確嘗試著拿捏出一種獨特的語言風格,並且曾經左右為難了一陣子,最後還是用最平白的語句,儘量還原其本色。此外,由於野望影展所取得的版本,旁白偶有不同步的狀況,是瑕不掩瑜的小小遺憾,在此特別向觀眾說明。

本片除了在Wildscreen影展贏得大獎之外,在世界各地也獲獎連連。真要揣測其得獎原因,應該是藝術成就相當高的緣故。畫面、音樂都表現出愛爾蘭的特色,讓人充分享受了神遊愛爾蘭的感覺,十分深刻。或許有朝一日,台灣的作品也能夠讓全世界的觀眾,透過影片神遊台灣,那該有多好啊?(王誠之)

代表圖片
分類
相關影片
大河愛爾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