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第二屆臺灣生態環境影展入圍放映 G.《Listen Closely 用心聽》
8/24週四放映 《Listen Closely 用心聽》 最佳音樂/音效獎入圍 人類的感覺包括眼睛的視覺、耳朵的聽覺、口腔的味覺、鼻子的嗅覺等主要的特化器官與分佈在皮膚的觸覺。然而雙眼的視覺往往主宰了我們對於這個世界的認知,以為看不見的事物就不存在。 然而在自然的世界裡,我們可以透過聽覺查知很多動物、植物以及更多事物的存在與改變,如果你能夠「用心聽」,...
2023第二屆臺灣生態環境影展入圍放映 F.《白花》
8/24週四放映 《白花》 最佳音樂/音效獎入圍 若是海裡的花失去顏色 我們的海還能留下什麼? 台灣擁有豐富的珊瑚礁多樣性,除了是海中生物的家園,也保護了陸地生命。然而在2020年夏天,台灣卻發生了極其嚴重的珊瑚白化事件,據「台灣珊瑚白化觀測平台」可能損失了31%-40%的珊瑚瑚,以小琉球附近海域最為嚴重。海水的持續升溫造成珊瑚的死亡,在氣候變遷和過度捕撈及開發的多重壓力下,...
2023臺灣生態環境影展影像論壇
一起往前 #2023臺灣生態環境影展影像論壇 第二屆臺灣生態環境影展以「真實呈現臺灣生態與環境、開拓廣闊深遠的全新視野」作為期許,除了增加獎項鼓勵生態環境紀錄片工作者,更舉辦影像論壇邀請學者、資深從業人員以及生態環境工作者,以不同的角度審視臺灣生態環境紀錄片創作環境的現況之外,更希望開拓更多發展的可能性,在未來呈現豐富精彩的面貌。 邀請有志於生態環境紀錄片、...
2023第二屆臺灣生態環境影展入圍放映 E.《關於,半夜夢見林默娘乘著海湧把垃圾全丟進我的未來這件塑,好像是真的》
8/23週三放映 《關於,半夜夢見林默娘乘著海湧把垃圾全丟進我的未來這件塑,好像是真的》 ☀ 評審特別獎 入圍 長期參與淨灘的人都知道,淨灘就像是薛西弗斯的神話,彷若徒勞的重複活動。每回將所撿拾的數百公斤垃圾打包清運,海灘還原到無瑕的面貌,讓人非常有成就感。然而,一次漲潮,或是幾天強勁的東北季風吹拂,垃圾就會重新佈滿海灘,彷彿一切努力都不曾存在。 2015年,...
2023第二屆臺灣生態環境影展入圍放映 D.《困住之島》
8/23週三放映 《困住之島》 最佳環境長片獎 、最佳敘事獎 、最佳剪輯獎 入圍 經濟部於1970年的「台北地區防洪計畫檢討報告」中,明訂社子島為限制發展區,面禁建。然而,這道缺乏細部計畫的命令限制了社子島上私人住宅的興建,公共建設如衛生下水道不可得,居民想修繕自住房舍亦不被准許。五十年來,社子島保留了都會區難得一見的田園風景與緊密的鄰里關係。同時,也有衰敗無奈的一面。 ...
2023第二屆臺灣生態環境影展入圍放映 C.《與大杓鷸的旅程》《鯨生》
8/23 週三放映 《與大杓鷸的旅程》 Traveling with Eurasian Curlews 最佳短片獎 入圍 在鳥類家族中,鷸科、鴴科是一個特別的類群,牠們是會進行長距離遷徙的候鳥,一年要飛行數千甚至上萬公里,往返繁殖地及度冬地點,因為沿海灘地、濕地是牠們的重要棲息環境,英文中將鷸、鴴科統稱為「岸鳥」。在東亞-澳洲這條遷徙線上,台灣正好是一個重要的候鳥休息站,...
2023第二屆臺灣生態環境影展入圍放映 B.《遊隼的故事》
8/22週二放映 《遊隼的故事》 The Story of Peregrine Falcons 最佳生態長片獎 入圍 遊隼,是一種中型猛禽,也是世界上飛行速度最快的動物,時速可以達到300公里。分布範圍從北極苔原到熱帶。除了酷寒極地、非常高的山、大多數熱帶雨林外,幾乎存在地球任何角落。牠們也是DDT的受害者,因為蛋殼變薄而難以孵化。瑞秋.卡森的《寂靜的春天》就是以遊隼做為主角。 ...
2023第二屆臺灣生態環境影展入圍放映 A.《一隻臺灣黑熊之死 - 711 / 568的人間記事》
8/22週二放映 《一隻臺灣黑熊之死 - 711 / 568的人間記事》 When Worlds Collide: A Formosan Black Bear's Deadly Dance with Civilization 最佳生態長片獎、最佳敘事獎 入圍 是環境不好?還是運氣不好? 臺灣,是你我的家,也是野生動物們的家,我們一起分享這片美好的土地,共同努力生活著。但是近幾十年來...
2023第二屆臺灣生態環境影展入圍放映
邀請大家, 一起來看看臺灣生態環境影展第二屆的入圍作品! 日期:8/22(二)- 8/31(四) 地點:臺灣博物館 古生物館3F簡報室 (臺北市中正區襄陽路25號) 名額:70人 報名:https://forms.gle/rkZK9JWhunjmSWXD7 ★ 場次進行映後座談,歡迎參加。 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