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自然史博物館(Natural History Museum)是一個充滿魅力的地方,在我個人去過兩次的經驗中,真是遊人如織,對於喜愛自然的朋友而言,此地就像是一本自然史演進的讀本,讓人在其中流連往返。然而本片藉由科技讓觀眾回到過去,讓我們對於博物館的工作,有了更深的瞭解。原來,博物館的研究也是一路從錯誤之中,摸索至今而且持續進行中。

高齡89歲的大衛‧艾登堡老爺爺在本劇之中分別擔任編劇及主持人(presenter)兩個工作,在戲裡他像是個充滿好奇心的頑童,潛入夜間閉館的倫敦自然史博物館,進行一場博物學史的探險;另一方面,他則與博物館的研究人員合作,撰寫了精彩的內容,而且運用了先進的3D及電腦動畫科技,讓那些已經滅絕的動物活生生地呈現在觀眾的面前。

艾登堡老爺爺本身就是自然生態紀錄片的歷史,從27歲開始加入製作工作以來,歷經了所有科技的變革,並且總是身先士卒參與最先進的製作科技,2006年的《地球脈動》Planet Earth就運用了HD高畫質的攝影製作,同時也成為BBC首度以HD系統播映的節目。2010年,艾登堡老爺爺則與Atlantic Productions合作為英國民營電視頻道Sky 3D拍攝了第一部在英國播映的3D影片Flying Monsters 3D,並且持續參與3D生態影片的製作,《博物館復活記》已經是他第六部的3D作品了。Wildscreen影展自2012年設立3D影片獎,Flying Monsters 3D就是第一個得主,而2015野望影展則首度引進「3D」的《博物館復活記》,其過程倒是有些值得與觀眾分享。

其實早在2013、14年,Wildscreen的同仁就曾問及野望影展為何不引進3D的得獎及入圍作品呢?當時我們直覺地認為,這些影片必須使用3D的器材播映,我們沒有這樣的器材條件(更何況是全台的巡迴影展呢?),因此只好忍痛放棄。但是在2015野望影展選片時,Wildscreen的同仁即告之可以代為引進2D的版本,《博物館復活記》獲得2014年最佳創新獎、最佳音樂獎及3D影片獎、兒童首選獎及最佳音效獎提名,野望影展豈容放棄這樣的傑出作品呢?只不過,我們並未特別強調本片「原來」是3D影片,但雖然少了立體影像的效果,依然帶來了豐富的知識以及驚呼連連的娛樂效果。

那麼是不是代表3D與一般影片的差異不大呢?個人認為絕非如此。如果能夠用3D的系統觀看《博物館復活記》,想必會帶來更豐富與精彩的視覺效果,並且達到強化內容(滅絕生物復活)的作用。然而,少了3D效果之後,這部影片卻依然精彩非凡,讓人看了大呼過癮。這樣少了「1D」的觀看,是不是讓我們發現「內容」才是決定一部作品優劣與否的關鍵,而3D的立體效果只是強化觀眾的感官刺激呢?也讓我們重新省思科技在生態紀錄片中扮演的角色。

隨著影音科技的進步,目前4K影片似乎已經成為未來的潮流了。所謂4K乃是代表影片畫面具備有4096×2160畫素,相較於HD的1920×1080畫素大約有4倍的影像品質,可以獲得更加細緻的畫質。而在生態影片的製作上,也開始導入4K的技術,由於器材及資料量的差異,大概需要比HD增加50%的製作成本。

2015野望影展所引進的影片,一半以上都以HD製作,容量大約為以往SD影片的兩倍以上。然而,為配合各地巡迴播映的器材,我們仍然壓縮成為一般的DVD進行放映,理論上畫質似乎打了很大的折扣,但是建議所有野望影展的觀眾特別注意其中的差異,是不是影響了觀賞的品質呢?

或許你會得到一個奇妙的答案,因為被影片的內容吸引了,結果卻忘了HD、3D或是DVD的差異了。

代表圖片
分類
相關影片
博物館復活記